您好,欢迎访问武汉星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

13387661060

自闭症康复_自闭症康复机构_武汉星晴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训练康复中心111
您的位置:主页 > 技术创新 > 技术文章 >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13387661060

地址:湖北武汉洪山区卓刀泉路238号雄楚天地1栋12层10号

DTT下无社交

发布时间:2023-04-18 09:27人气:
 
DTT下无社交
在自闭症、语迟的干预中,孩子的语言都是用DTT也就是回合式教学法教出来的。但DTT人为地把社交因素从语言中分离了出来,所以它教不出社交语言,孩子有了语言也不会社交,且加重了社交障碍。
1.DTT强调的就是严格的模仿,因为它本来就是用来训练动物表演的,其出发点就是单纯的模仿,让动物严格按照驯兽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去做就大功告成了。它无需那些动物的回应,它们也不知道回应,也不会回应。那么把这一套用在教孩子的时候,那也就是就是老师说一句,孩子跟着学一句,就是单纯地模仿,不需要孩子有主动语言输出,能跟着仿说也就万事大吉了。DTT的出发点就是模仿,而不是对话!
2.DTT形成的一套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模式,与生活相差太远,就是孩子有了社交愿望也表达不出来。语言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固定单一的模式,语言作为一种即时的场景应对,那必须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有感而发、由感而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DTT有一套刻板的模式:说话前要提示、再跟着仿说、说完之后要有强化物奖励,等孩子把强化物吃完还得有停顿。这套程序离人类的现实生活太远了,当孩子习惯了这么一套机械性的模仿程序以后,在生活中就不会有语言输出了,因为生活中的一切与DTT都不一样,一点也不一样。有了那么一个固定的套路以后,孩子有想法也不会表达了,因为他要按照套路出牌,生活中哪有那么一个套路,因此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他们也就不会回应了,不会与人对话了。
3.DTT扭曲了说话的动机。说话是社交,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地为了那一口吃的。长期的DTT教育,会使得孩子把说话的动机与强化物联系起来,没有强化物的诱导就不会有语言输出,这也就是ABA,说话要有动机,孩子说话的动机就是为了那口吃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虽然强化物的奖励是在说话之后,但孩子是会预判的,说话之后是否有强化物奖励,如果没见到强化物,孩子就不会讲话了。
4.教学的效率太低了了​。DTT的一个回合下来,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要维持孩子的安坐,少则二、三分钟,多则十多分钟,一节课下来,一个单词重复不了几遍,学习的效率太低了,一天都学不会一个单词,孩子根本就学不到什么​。
5.所教的以生活自理为目标的语言也就三百个单词以内,都是一些功利性语言、公式化语言,能说出来的句子至多就是三、五个字,认知太狭窄了,语言水平太低了而无法达到“一问一答”和“主动提问”的水平。
如果没有“主动提问”,社交就无法发起;没有“一问一答”,那社交连一个回合都不能完成,何谈持续?
6.幼小衔接不上​。用DTT干预的孩子,无法上学​。不但学的内容差的太远,二、三百个单词的词汇量与学龄前二千多词汇量要求不能相比,且DTT的模式与小学正常孩子上课模式根本就不相容​。哪个小学老师都不会遵循“提示、仿说、奖励、停顿”这么一个模式授课。所以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式上,自闭症孩子在普校根本就不能与正常孩子相容,上课根本就无法理解老师在讲什么​。
7.所教的语言不是社交语言。虽然DTT教的是生活词汇,但主要是以名词为主,不太容易形成社交语言。
如果遵从正常的说话模式,语言是自带社交的,说话就是为了社交,说话就是社交!用正常方式传授语言就是社交训练,所教的语言就是社交语言,一问一答就是社交语言。 
    从社交的角度来说,语言分为社交语言和叙述性语言。如果语言的作用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个事物或描述事物特性而无需回答的,那就是叙述性语言,如各类产品的说明书,交通指示牌、路标、安民告示等。叙述性语言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单向传播,告知听众、读者要做什么而无需回答。
需要解答的语言也就是语言中包含有请求、需要解决的某些问题的称为社交语言。
有目的地喊一个人名字,其后必然带有各种问话和请求,这是社交的发起,是社交语言;
有问话或提出问题的语言。
典型的社交语言都是回合式的,必须包含着一问一答,而这也符合孩子学习语言的特点:指和认、问和答、请求和满足。
自闭症孩子发展不出来社交,是因为DTT教的是单纯的模仿,所用的语言只能是叙述性的而不能提问。如果用DTT来教社交语言,那就会形成鹦鹉学舌,闹出笑话。比如一个男士要求孩子:叫我叔叔,孩子就会仿说:叫我叔叔。
如果不教孩子社交语言,那在生活中当然就不会产生社交,没有请求、没有问答哪有社交。
DTT教不出来社交语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