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不舍!
依依,一个小女孩,一副肉嘟嘟的样子,笑起来特别天真、有灵气,人见人爱!
先来看一下她2022年9月30号的学习日志:
1.语言认知
书写练习:
复习羊、马、鸟
组词:山羊、马路、小鸟
新学:乌,飞,多
组词:乌云,飞机,很多
词语运用:
天空中有很多乌云,要下雨了。
飞机飞得很快。
我妈妈给我买了很多香蕉。
老师评语:【经过学习和练习,学会了造句。写字比以前更专注了,很棒,继续加油!】
看图情景问答:
谁坐在沙发上?是爸爸坐在沙发上。
亮亮端着什么?一杯茶。
他们穿着什么鞋?拖鞋。
亮亮在干什么?在给爸爸端茶。
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客厅。
时间描述训练
回忆昨天:
张老师昨天穿的什么颜色上衣?黑色上衣。
昨天把积木拿给谁玩了?牛牛。
回忆刚刚:
拿来了什么颜色的水杯?蓝色的水杯。
这个水杯是谁的?是雷雷的。
2.智力提升
通过进行相应的模块训练,巩固基础、提高运算和反应速度。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X:
3+2=6 错的,(X),括号里画X。
8-4=4 对的,(√),括号里画√。
3+3=6 对的,(√),括号里画√。
6+4=8 错的,(X),括号里画X。
老师评语:【全都对了,很棒,继续加油!】
3.思维训练:
根据图案,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出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孩子根据情境在图中两张脸上分别画上哭脸和笑脸,并描述出来。
图片中小女孩骑在小熊的脖子上玩耍,所以她是开心的,要给小女孩画上笑脸。
小男孩摔倒在水里,摔跤了很痛,他是不开心的,要画上哭脸。
老师评语:【能正确的用语言表达。其中关于情景中的笑脸和哭脸能很好的跟老说出原因,叙述的也很流畅。很棒,继续加油!】
看了这篇日志,你觉得依依有多大,她的语言认知有几岁的水平?你能想象她来时的状况吗?
依依是2020年12月份来的,当时快四岁了。
语言:
几乎没有什么语言,偶尔会自言自语说:猫、谢谢。
回应:
喊她不应,就像没有听见一样。上课时别的小朋友哭闹,也不抬头。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偶尔会回头看看。
认知:
只认识几种常见的水果和动物。
她来时就是典型的“三无”:无语言、无回应、无认知。妈妈的要求,就是要“学语言”!
情绪规则:
由于是“三无”,所以情绪很大:四岁的孩子没有语言,情绪上来了就少了一个宣泄的渠道;没有语言也就没有规则:规则都是用语言记录和描述的,没有语言哪听的懂、记得住什么规则。
下课的时候要离开教室,与老师黏糊了,不愿走,就会在门口耍脾气,如果老师用强,她会手脚并用、大声哭泣、发狠挣脱,力气比老师还大。没办法,老师只能用强化物连哄带骗地把她带离教室。
行为刻板:
乘电梯一定要自己亲子按。她在13楼,要是别人按了一楼,到了一楼之后就必须重新回到13楼,自己重新按,再下到一楼离开,要不然就不依不饶,一直跟妈妈僵持着,持续暴怒、大哭。
时间过的飞快,一晃眼依依已在星晴干预了近两年,总共800多小时的一对一,依依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语言认知等方面已超过同龄孩子了。她也是我们这里的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语言的八个阶段都经历了,从“发音”、“仿说吐字”、“主动语言”、“主动仿说”、“一问一答”、“主动提问”、“领悟对话”、“接话插话”一步步走上来,每一阶段平均100小时。她不但回应及时了、可以聊天了,语言能力上来了、规则感也有了、情绪稳定了,刻板行为也消失了。你现在要是跟她说话、玩闹,她的反应还真的像一个特别温柔的小女孩。
最让老师们开心的是依依社交态度的转变:刚来的时候摸不得,只要是肢体接触,她就会发脾气,尖叫;而现在,在课余时间她会与熟悉的小朋友嬉笑打闹,有时还会为一个玩具扯皮、吵架,让人忍俊不已。
欣喜于依依点点滴滴的进步,依依妈妈经常流露出感激之情,我们领导就常常回馈她:那是你这个当妈妈的选择正确。的确,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的手里。是依依妈妈的执着和不懈的坚持,才使得依依在这里坚持下来干预到正常。
干预是一个慢效果,很多家长耐不住,包括介绍依依来的家长都换了好些机构了。其实,除了“武汉星晴”,所有机构几乎都是用的同一个康复体系,哪儿“都是换汤不换药”,花多少钱也就干预到三岁的语言,一般都是徘徊在“仿说吐字”阶段,过不了“主动语言”这道坎,离摘帽、正常还差一万八千里。这种语言能力的孩子是上不了普校的,即使混进去了上课也听不懂,最终不是生活不能自理,就是不能自食其力!
依依的言行举止已经超过了同龄孩子,她可以放心地去上整天的幼儿园了,但依依妈妈却坚持还要在这里再培训一段,巩固已有成果。绝大部分家长都是差不多就撤了,为了孩子,只有依依妈妈怀着这份执念和耐心。也正因为如此,依依的学习内容已超过了语言的范畴听和说而跨到语文的读和写了,我们会帮依依把上学前的基础再夯实一些。
谢谢家长的信任,我们也是依依不舍!